夕阳西下,松江画廊沿河步道,花红柳绿,微风轻拂,花枝摇曳,年轻人结伴低语,老人悠闲漫步,孩子嬉笑奔跑。
夜幕降临,智慧节能灯洒下柔和的光,为步道铺上温柔而浪漫的底色。与女友散步的刘兵说:“现在的灯光比以前亮了很多,城市的夜更美了。”
灯光变亮的背后,是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实施智慧节能灯改造,让亮灯率从34.8%提升到98%,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群众幸福感。
群众的幸福与满足,也是松桃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注脚。近年来,松桃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补齐城市短板、强化文明风尚培育、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与城市品质,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新成果,构建了和谐美丽新松桃,让文明幸福之花绚丽绽放。
高位推动 “一把手工程”聚合力
清晨走进松桃自治县金阳农贸市场,只见蔬菜区、肉类区、冷冻区标识清晰,果蔬鲜嫩、肉类色泽鲜亮,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
外地货车司机李军因为送货,常年奔走在各个城市。他说:“金阳农贸市场配套全、设施完善,有酒店、商超等,市场外就是双向八车道,与高速公路无缝衔接,城市的管理也很到位。”
城市管理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对于文明城市的创建,松桃没有袖手的过客、没有隔岸观火的看客,而是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各个环节。
坚持高位推动,让每个人都是责任人。松桃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机构,形成强大合力;出台“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工作实施方案、文明城市创建小区包保方案,明确了线路图。
以“四整治、四提升”为抓手,以19项文明城市创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具体措施,全县28个乡镇(街道)、87个小区包保单位、14个城市创建重点部门主动发力、上下联动、城乡并举,全力开展文明创建提质行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新增垃圾亭50个,新布设两分类果皮箱200个;收运生活垃圾14万余吨,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19.9171万吨,发电7319万千瓦时;累计刷新喷绘小广告600余条,清理纸质小广告8000余条……
作为省级文明城市,松桃按照测评体系和标准,巧用“三色督办单”强化问题督办,以白、黄、红三种不同颜色督办单区分问题层次,对责任单位实行督办,颜色越深、督办力度越大,并不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跟踪督查,形成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外修颜值 完善城市硬件
城市路灯是城市的眼睛,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然而8个月前,因为路线与灯具老化等问题,松桃主城区2300多盏灯、2万多个灯泡的亮灯率只有38%。
“路灯暗”群众有意见,“街道盲”有出行隐患。松桃在铜仁市率先采取“能源托管模式”,对主城区的路灯进行智慧化改造。对所有路灯进行升级改造,搭建智慧化管理系统,主城区的亮灯率达到了98%。
松桃对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及薄弱环节进行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通过新建停车场、升级改造农贸市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举措,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松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围绕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舒适度,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254户,共涉及23个小区、329栋老旧住宅、总建筑面积117.7万平方米。“星月湾”小区改造通过采用“项目资金+居民集资”的模式加装电梯,让群众上下楼更顺畅。
松桃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三清两改两治”,推进农村户厕改建、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收运等系统提升工程,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把山水生态融入城市,建设山水园林旅游城市,松桃自治县湿地保有量保持在27.47平方公里以上,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63.43%。千人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97.5%以上。
内强素质 规范行为厚植文明沃土
“尚善苗乡,文明同行。”4月11日,松桃七星广场“好人宣传”栏前,60岁的龙阿兰带着5岁的孙子观看好人事迹。她说,给孩子讲身边的好人故事,让孩子从小在心里播撒善良与担当的种子,激发孩子内心的善意。
近年来,松桃扎实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收。
强化文明引导,潜移默化滋养群众心灵。在各公园、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醒目位置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村(社区)利用道德“红黑榜”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循序推进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松桃修订完善了400余部村规民约,下发各类倡议书5000余份;深入开展家庭美德建设,积极组织党校、妇联等单位开展家风家教宣传宣讲;以“巾帼心向党、传承好家风”为主题,评选出30名“最美母亲”;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用先进典型示范带动身边群众。
开展文明行为培育行动。利用各种社会媒介,在县城公共场所营造浓厚文明创建工作氛围;印制倡议书进行宣传和发放,并在宣传车上滚动播报,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组织职校、驾校、社会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对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网约车司机进行文明礼仪培训,规范文明行为,展示松桃好形象。
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行动,通过孩子影响父母的方式,把文明言行、文明举止带回家,引导全社会都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服务主阵地,组建了1+13+N支志愿服务队伍,策划360°生活小讲堂志愿服务队、“578”(我去吧、我去帮)志愿服务队、“代雅代沟”文化暖心、健康家园志愿服务项目、“爱心妈妈”“汝阿雅”暖心活动、法润黔松、教育关心园丁志愿服务队等39个精品志愿服务项目。(郭 进 阙成岱 吴沙洵 胡 伟)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