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农村建立社区组织,开展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调解社区民间纠纷,倡导社区互助精神,树立社区良好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
全面建设农村社区 为多彩贵州谱写新篇章
湄潭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全覆盖 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与服务
近年来,湄潭县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资金,新修通组、通户路,依托小康寨、小康讯、小康电、小康房等六项行动,开展乡村基础设施的专项整治工作。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彻底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各社区还配套设立了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公共卫生、群团组织、服务窗口、文化娱乐等机构,便民服务大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公示值班电话、领导电话、监督电话,随时随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与服务。
金沙“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三年覆盖210个村社区
金沙县下发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除涉及城镇、旅游区、工(农)业园区规划外的31个村(社区)外,按示范型、小康型、普及型开展210个村(社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其中普及型39个,小康型74个,示范型97个,力争三年内实现全覆盖,达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目标。
为确保务实高效,县委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措施,采取财政投入一点、项目整合一点、企业捐助一点、部门帮扶一点、社会扶持一点、群众筹措一点“六个一点”方式,整体推进各项工作。还分别由35个县级领导和63个县直单位结帮扶了2015年的24个示范型创建点,县直37个部门对27个小康型和10个普及型创建点开展了结对帮扶。目前,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深入进行中。
息烽县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有序推进
2015年以来,息烽县强化措施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
总体情况。2015年,息烽县实施美丽乡村小康寨一事一议项目四类514个,奖补资金10640万元。其中,2014年示范村建设奖补项目43个840万元、省级重点示范县项目262个4200万元,2015年普惠制奖补项目59个1400万元、省级重点示范县项目150个4200万元。截至5月底,实际完成投资1462万元;开工建设项目136个;完工项目32个;完成通组道路硬化62.34公里,人行步道19.1公里,完成公共厕所及其它便民服务设施9个,文体活动场所1个。
创新思维打造农村社区 让村民享受文明新生活
镇远:创建新型农村社区开启群众生产生活新常态
图书阅览室的书架上堆满了图书、多功能办公厅里前来办事的群众喜笑颜开……11月下旬,笔者来到镇远县柏杨坪、思南塘、黄桑田、木溪、铺田等农村社区,感受到该县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
规划合理、管理有序、卫生整洁、设施齐备、服务到位的新型农村社区,在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健康保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基本信息获取、基本文化娱乐、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的同时,更为群众创业致富想办法,找路子。
丹寨县农村社区“加减乘除法”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丹寨县农村社区在服务群众上做“加法”,在解决群众困难上做“减法”,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做“乘法”,在加强作风建设做“除法”,着力构建群众满意社区。
“互联网+”助力黎平县岩洞铜关村新农村建设
记者走进黎平县岩洞镇铜关侗寨,花桥上铜关村支书吴珍刚正和一些群众围坐在一起通过“铜关侗寨·微信平台”了解目前村上低保审核和评定程序。大家正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这几天村上推荐的几位“最美侗家人”候选人,花桥上是不是传来欢声笑语,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铜关侗寨微信平台自今年4月建立以来,逐步得到了普及,群众也渐渐乐于接受这种信息获取、分享、交流的方式。虽然只是小众范围内的“互联网+”模式,但群众思维方式和观念在逐步改变。只要从村寨小事做起,带动群众广泛参与进来,快速获取信息资源,让人们尽享“互联网+”文化快餐,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更近一步。
农村社区建设让村民得到真正实惠 带来精神物质文明双丰收
贵州正安设立社区爱心书柜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为全面丰富社区农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正安县大坎微笑小屋根据社区各类阅读爱好者的综合需求,利用微笑小屋这一平台,针对性地设立爱心书柜。每天前来小屋借阅书籍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并日渐成为社区居民们的精神“粮食”。
截止目前,微笑小屋爱心书柜目前拥有“法律篇”、“计生篇”、“消防篇”、“养生篇”、“科普篇”、“农村种养殖篇”、“农闲娱乐篇”、“和谐新农村篇”和“乡村文化篇”等图书400余册。“有了这些年轻人提供的爱心书籍,我们老年人再也不会感觉无聊了,每天看着他们提供的各类书籍,我们的生活丰富了很多”,社区孤寡老人王爷爷说道。
凤冈:打造宜居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
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凤冈县永和镇位于凤冈县东南面,距县城27公里,东与思南县杨家坳乡、亭子坝乡交界,西与何坝镇、进化镇接壤,南与蜂岩镇、王寨镇相嵌,北与石径乡毗邻,全镇人民紧靠美丽的六池河依山傍水而居。永和镇所辖1个社区、3个行政村,50个大组,148个村民小组,全镇共7014户,总人口26946人。
“水上明珠”新街建设和打造,各村、社区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成功推进,成为了村民享受宜居的一张张名片,让水资源丰沛的永和镇乡村美景如诗如画。
贵州为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农村社区运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健康深入开展。坚持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出发,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初步构建起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志愿和互助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 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部分,让农民在生活上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