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征程。江口县认真践行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一核两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采取“三个三”工作举措,努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江口县闵孝镇中练村通村通组路远景。图片来源:江口县委宣传部
“三加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层是关键,江口县注重发挥基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乡村自下而上“自我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江口县牢固树立“党建+”“党建+N”“民心党建+X”思维模式,深入推进实施基层党建“六亮七化十个一”工作法,抓紧抓实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村级阵地、综合实力、村级制度规范化“四个建设”,提高党建引领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坚持“一好双强”选人用人标准,按照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原则,及时调整、配备、健全村“两委”干部。探索建立“党小组+春晖社”“党小组+讲习所”“党小组+脱贫攻坚”等多种形式,让基层党建焕发出蓬勃活力,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制度,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薄弱村和后进村挂职抓党建、帮增收、促发展。推行1名致富党员联系3名困难群众和帮助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1”党员帮带模式,充分发挥致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第十届村级党组织换届后,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4岁,大学学历7人、大专学历24人、中专学历10人。其中获得省级表彰2人次、市级表彰10人次、县级表彰24人次,享受副科级待遇9人。选育村级后备干部253人,选派72名第一书记开展基层党建驻村帮扶工作。
加强农民思想教育。江口县把农民思想教育作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院坝会、田坎会、群众会,及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寨、入户走访等方式,在全县104个村(社区)开展“唤醒”教育、实施“三转”行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让农村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场所、宣传栏、宣传牌、宣传标语等成为农民群众长期受教育的阵地。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依托新时代讲习所、鱼良溪市级党员干部短期实训基地等阵地,按照“农民群众缺什么就补什么,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的原则,对产业发展、实用技术、文化理论、就业创业、信息科技等先进知识进行讲解培训。强化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邀请致富能人、春晖使者、产业大户等现身说法,充分发挥好典型的宣传教育作用。2018年以来,县乡村三级组织干部群众培训340余场次,4.5万人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150场次,2万人次,先进典型人物开展现场说法90余次,参与群众8000人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江口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结合实施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形成科学的人才体系,累计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399人,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干部4412人(次)。结合“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统筹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储备库,为农村人才分门别类建档,落实专人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采取“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现已储备实用人才35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98名,赴苏州、长沙、遵义等地学习培训30余次。大力实施“春晖社”人才培育工程,将本村有文化、能干事、能致富的优秀人才及教育医疗、产业发展、专家技术等领域的各类人才,进行摸底登记,建立“春晖社”人才信息库和“春晖励志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建立春晖社17个,吸纳社员695人,建成春晖黔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4个、春晖产业扶贫基地5个,募集到“春晖基金”244.5万元,募集公益发展资金300余万元。
“三切实”做强兴村富民产业支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和重点,江口县紧盯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让农村发展有人气、乡村振兴有底气。
切实以“规模+特色+品牌”为支撑,打造高效农业。江口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生态茶、冷水鱼、猕猴桃3个主导产业和中药材、蔬菜2个增收项目。重点在生态茶和冷水鱼养殖产业链上取得新突破,把产业链条做长做全,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持续做大产业基地,做大产业规模,实现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目标,建成生态茶园15.92万亩,茶叶加工厂17家,建成特色水产养殖场58个,养殖面积达到6150亩,发展精品水果4.51万亩、中药材3.2万亩,油茶5.5万亩,蔬菜种植13万亩。坚持把农产品质量摆在首位,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加强农业执法监管和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注重品牌创建,着力打响“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山净水·养鱼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等一批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的农业品牌,依托贵茶集团引领和冷水资源优势,把江口打造成世界抹茶之都,中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
切实以“项目+龙头企业+富民”为载体,狠抓实体经济。江口县深入实施“双千工程”为抓手,通过盘活重组一批、扶持改造一批、新建投产一批、招强引大一批,实现特色产业园区振兴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员1000人以上。大力推进贵茶产业园、屈臣氏、梵净山矿泉水等重点项目建设,把全县500亩以上坝区建成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区,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规模化发展、跨区域利益联结。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着力打造“两带三街三场”专业市场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全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动力。目前,建有农业企业5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68家,其中有9个省级、8市级龙头企业,完成有机认证3000亩。已建成4个省级、7个市级、7个县级农业园区,实现乡乡有园区,农业园区产值22亿元以上。辐射带动65个行政村贫困人口2641户7844人。
切实以“农业+旅游+互联网”为驱动,推进融合发展。江口县紧扣“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目标,持续放大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品牌效应,积极构建“一核一心,三环多点”的全域空间布局,加速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全域旅游要素业态,不断优化拓展全域旅游农特产品。
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按照“旅游企业+村两委+农户”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创办绿色餐饮、乡村民宿、文化展演、森林人家、乡旅体验等旅游服务项目,深度开发农旅、文旅、康旅、体旅等等多种功能,形成多种形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综合体。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产业带动全县65个村,覆盖7200余户2.5万余人。依托农特产品丰富的优势,积极拓宽电商平台上行渠道,做好“互联网+农业”文章,开设“梵净山珍·淘宝江口特色馆·苏宁易购江口特色馆”,破解“江货出山”难题,孵化培育网商8家,引导传统企业触网转型2家。
“三着力”塑造绿色发展幸福样板
美好生活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江口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顺势而为、补齐短板,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城。江口县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发展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铜仁中心城区”的“一核两区”奋斗目标。切实抓好“一山、一城、一带、一圈”四个重点,通过“保护一山、繁荣一城、发展一带、打造一圈”切实把梵净山品牌打响,把生态优势长板做长,努力构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制度、生态安全五大体系,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深入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抢抓撤县设区机遇,按照铜仁市中心城区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城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围绕“三小城市”理念,把江口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城、休闲度假之城、会议会展会客中心。
着力建设乡风文明新村。江口县104个村以新时代大讲堂为平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干部群众发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精神,2018年共推荐好人线索1500余条,推荐各类模范人物17名,其中杨秀萍荣登4月“贵州好人榜”,入选5月“中国好人榜”。大力支持民间草根文化队伍建设及民间文艺团体、音乐、舞蹈、小品、戏剧和民间艺人的发展,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乡村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教育,通过传承“瓦寨锣鼓”“羌寨人家”“金钱杆”“傩戏”及举办国学孝道讲座等形式,传承民族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使文化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逐步修改完善村民公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清风正气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江口县已组建文艺队伍15支400余人,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演出120场次,6700人次,其中彩霞飞扬合唱团,瓦寨锣鼓队,闵家场金钱杆队赴国内外演出达80场次。开展讲习活动46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10000余人,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家园。江口县坚持村民自治实践,继续开展以村民组和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构建依法治村格局,加快推进平安江口警务云、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建立村(社区)一级微信普法平台,积极开展律师包片活动,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立健全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广泛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镇村”十佳最美人物、最美媳妇、最美孝子、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正能量,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陋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切实解决扶智、扶志问题。目前,全县104村(社区)均建成了“雪亮工程”,平安警务云采集汇聚各类数据59万余条,创建智能零发案小区15个,开展法律下乡活动587次,组建普法微信平台104个,评选各类先进典型人物300余人。(吴乃云 陈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