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

图片
印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凸显
时间:2015-06-18    来源:印江文明办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打牢两个基础,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定力强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抓好文化阵地建设。近年来,印江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已建成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其中一级站2个、二级站3个、三级站3个。365个农家书屋点、304个村级文化共享工程,确保了农村文化活动有场地。

  挖掘培养农村文艺人才。出台了农村文艺人才培训计划,每年均选派文化专业人才外出学习取经。同时加大农村文艺人才培养和辅导,每年明确由文化馆专业人才均负责定点帮扶一个乡镇、社区,负责深入村组开展文艺辅导、培训活动,进一步挖掘农村文化骨干,并对农村文化活动骨干进行精心指导培训。文艺辅导、培训的常态化,为农村培育了“不走”的文艺队伍,为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2014年,为各乡镇编排节目30个,培训文艺队伍16支,培训文艺人员500余人次。目前,印江县已组建农民文艺宣传队80余支,吸纳民间艺人1000余名。

  开展三项活动,确保农村惠民文化建设有引力扎实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增强惠民文化品牌的辐射力。印江把广场文化纳入农村文化发展重要内容,不断发挥广场文化活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定期对农村文化活动进行专业指导,明确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行政村村指导、编排文艺节目,并刻录《土家摆手舞》、《花灯健身操》教学光碟分别送到各乡镇和行政村,使得我县城乡广场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县广场文化队伍达60余支,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县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增强惠民文化影响力。印江将一年一届的“春节七天乐”、“梵净山杜鹃花节”、“金橘节”和两年一届的“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作为固定的节庆活动进行打造,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节庆活动中来,形成了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浓厚氛围。

  

  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增强惠民文化感染力。印江以“文化三下乡”和农村思想建设“六进村”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送文化三下乡活动,将党的政策方针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及时掌握社会发展信息。通过文艺下乡、电影下乡和送书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近两年来共开展送戏50场次,送电影下乡8900.32场次,先后为社区、学校等送图书达0.9万余册。

  实施四大工程,确保农村惠民文化建设有实力印江围绕农村文化活动开展需求,实施文化设备配送工程。结合各乡镇、各行政村群众文艺基础和文化活动开展实际需求,每年均投入资金200万元,为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文艺宣传队配送了服装、音响、道具等文化活动器材,确保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围绕新型农民网络需求,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争取资金为全县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添置了电脑,并免费为各综合文化站开通宽带信号。2012年以来,共实施了20户数字图书进农家工程。网络信息工程的实施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进一步了解了产业发展信息,掌握了种养殖先进技术。

  

  围绕新型农民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每年均拿出一定资金为各乡镇农家书屋点配备了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确保每个书屋点有人管理、有人借阅。围绕农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实施广播“村村响”工程。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收听广播,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按照“一年初步实施、两年大力推进、三年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在没有专项资金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2013年实施80个行政村,今年拟实施200个行政村,力争2016年实现村级广播“村村响”全覆盖。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严易权)

  1. 上一篇:贵州“宣传部长上讲堂”接地气凸显贵州特色传递正能量
  2. 下一篇:“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巡演团走进红城遵义
责任编辑:向滟伶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